天汉之国_第17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79节 (第5/5页)

学成出去,做的是军职。有什么不同?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,是一份工作。公事之外,每个人还有自己的生活。回到家里,关上大门,做什么想什么都可以。军职不一样。这不是一份工作,而是一种特殊的身份。人在军中,就没有什么工作内工作外,一切服从军令。这样的工作,当然与普通的官职不同。与此相适应,同样的品级,军职的俸钱应该更高一些,待遇更好一些。离开军队的时候,也应该会得到一定的补偿。在军中,家中的事务,应该得到官府的帮助。这些我们正在开始做,只是还不完备。你们放心,数年之内,该有的都会有。你们尽心为国效力,我不负你们!”

    ??听到这里,王中孚看了看身边的舒继明,不由面露喜色。

    ??宋朝从制度上并不苛待武将。同样的品级,武将的俸禄会高一些。立了军功,迁转时跟进士出身一样是双转。以狄青为例,仅用六年时间,就从最低级的武将,做到了管军大将。在宋朝,管军大将是武将升迁的顶点,待遇类比执政。又用了八年时间,升到了枢密副使。接着平侬智高,升任枢密使。在枢密使的任上,狄青做了四年。嘉祐六年,宋仁宗病重,不能视事,狄青遭到攻击,加同中书门平章事,以使相出知陈州。在陈州任上,狄青很快病卒。

    ??对于狄青的遭遇,宋朝人很少有什么话说。他武将出身,在皇帝病重不能理政的时候,应该自动辞去枢密使职位,以免人心生疑。不辞职,就遭到了文臣的群起攻击。这跟宋朝重文轻武没有关系,是正常的政治行为。到了明末、清朝的时候,一些文人发明新论,说狄青无端被文臣攻击,从而使武将寒心。

    ??宰相之职,天下政事无所不管。宋朝的人经常用范仲淹赞寇准的一句话说宰相,左右天子方为大忠。这个职位到了宋朝,实际上已经不可能让武将担任。狄青任枢密使,实际上已经是武将的最顶端。狄青不是第一个武将任枢密使,也不是最后一个。

    ??以狄青为例,在他的仕宦生涯中,与文臣的矛盾有。但如果说因为他是武将出身,就被文臣所轻视,所压制,是不符合事实的。最后他被攻击去职,也没有什么好说的。四年枢密使,时间足够长了。任职时间比狄青更久的,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,都很少见。最后被攻击,主要的原因是仁宗病重,狄青恋位不去。这个时候为了政局稳定,大臣必然逼走狄青。

    ??宋朝是不是重文轻武?是的,几任皇帝对此都有明确的态度。宋朝的军队不能打仗,是不是因为朝廷重文轻武?不是。武将当不了宰相就寒心了?现代社会,正常的国家,有几个会让将军做国家无首?

    ??宋朝的军队不能打仗,根本上说,是从晚唐五代开始朝廷对军队的态度有了变化。由此而带来的组织、制度、训练等等,导致了军队的战斗力下降。为什么晚唐五代某些藩镇的军队很有战斗力?甚至远强于宋军的战斗力?只能说,时间短,一时的战斗力很难保持。如历史上不足十万女真人军队,击败了李自成,横扫了整个中国,战斗力何其强大。几十年后,战斗力就大幅下降。到了晚清,面对列强,更加是不堪一击。如日本法西斯,二战开始的时候,迅速横扫东南亚。仅仅几年之后,就不值一提。

    ??从宋朝之后,中原王朝对军队的定位出现了问题,军事制度没有适应社会发展,跟崇文抑武或者重文轻武可能有一点关系,但绝不是重要的原因。

    ??每到国家危难的时候,总有一些文人,以拯救国家、拯救民族为己任,站出来大声疾呼。他们的精神是伟大的,对国家和民族的作用也是巨大的,这不能否认。在条件有限的时候,他们尽自己的所能分析国家和民族失败的原因,提出改革的意见。这种想法当然是好的,精神是值得鼓励的,后人应该给予他们尊重。但是,他们得出的结论,大部分时候是不正确的。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,这些不正确,留待后人仔细研究,进行改正。因为在他们做这些工作的时候,确实没有时间和条件去做这些工作。

    ??说宋朝、明朝灭亡是因为崇文抑武,是因为对武将不尊重,而对于军队本身的问题没有认识,与提出的人的身份是相符的。这没有什么。更不要说在提出这种说法的时候,这也有现实意义。但对于后人来说,历史不能这样糊涂下去。

    ??对于历史问题,这样稀里糊涂的事情有很多。

    ??lt;div style=quot;text-align:center;quot;gt;

    ??lt;scriptgt;read_xia();lt;/scriptgt;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