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[六零] 第69节 (第2/3页)
??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曲折的,不可能所有人都支持,否则当初他们也不必做什么宣传工作了。 ??而且反对的人声音还不小,因为他们直接在报纸上发了文章,把焦点放在了《清河乡之变》上。 ??让发文的是下面的一些领导,他们受以前思想的影响,并不想觉得现在的模式哪里不好,虽然他们领会了上面的意思,但因为是试点阶段,正是收集意见反馈的时候,他们就提出了意见。 ??看得出,《清河乡之变》正是这次试点的宣传口,于是重点就放在了这部作品上。 ??文章被发在《文学作品报》上,《清河乡之变》是文学作品,那就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分析。 ??发文指出,这部小说立足于“解散公共食堂”这个政策来创作,但本身里面的故事并不存在。作者更是以夸张的写作方式,刻意描绘出了一个未来的生活盛景,这样的盛景是虚构的,不切实际的,并不具有任何参考意义。 ??如今,正是这篇文章在各地传播的时候,很多关注报纸的人就看到了这番言论,有些人觉得这上面分明胡说八道,那么好看的书让他们挑出一大堆毛病来。 ??也有人思考了,觉得上面其实说的还是有些道理,毕竟再怎么样,那也只是一部虚构的小说,里面的内容还不知道是真是假,还是别太真情实感的好。 ??只有一个声音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跟着走,但只要一个不同的声音出来,大家就会有所偏向,如果让他一直发酵,倒向他的还会越来越多。 ??苏葵被宣传部的同志叫过去的时候,正听说了这件事。 ??他们叫她过来当然不是因为这件事,而是告诉她,文学出版社已经核算好了她本次写作的稿酬,叫她来是给稿费的。 ??这次的作品是按照最高稿酬来算,千字十五,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总共五千四百元。 ??这只是文学出版社这边给她的,这篇文章还被发在《六月》上,等待连载结束,她还有三千元。 ??她的上一部作品《小草青青》同样是连载加出版,得到了四千多元,扣除后来修房子的二百四十元,给学校捐款的五百元,还有她自己买了各种东西的钱,还剩三千多。 ??再加上这次给的稿费她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一万! ??万元户! ??这个时代甚至还没有这个说法,就是在七八十年代拥有这么多钱都能被人叫做富豪,何况她这是在五六十年代! ??这下苏葵是真的一下跃入真正的高薪阶层,最典型的就是,这钱已经可以买一座四合院了,还是最好地段的,能和政府部门比邻的那种。 ??连宣传部的同志都跟她开玩笑,问她拿着这么多钱是不是打算在京城买四合院? ??因为据他们了解,大部分作家拿了稿费都在京城买了四合院。 ??苏葵手里拿着这张支票,却有了一点新的想法。 ??她问起刚才听到的《文学作品报》上面说了什么,她这几天没有关注这个。 ??眼前这人虽然是作者,但她毕竟年纪小,宣传部的楚干事有点怕这些批评她承受不住。 ??“是有人在上面批评我的文章吧?”苏葵笑道,“文章写出来就是让人看的,有不同的意见很正常,我的每一篇文章都经受过批评。” ??看她她豁达的心态,楚干事都有些佩服了,难得她小小年纪站在这样的位置还处变不惊,也难怪取得这样的成就了。 ??他跟苏葵说了最近关于这篇发文的事,他们也有些苦恼:“目前只有这一个声音……” ??苏葵微笑:“那就让不同的声音出现。” ??* ??这一天,华国作家协会接到了宣传部同志发来的一个请求,他们提到,目前报纸上对于《清河乡之变》的批评正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,他们需要不同的声音来探讨,请他们发声。 ??这不巧了吗? ??作协的几位成员都是知道苏葵的,何况这件事这么大,他们一直都在关注,同样看到了那篇文章。 ??徐奚年虽然不太看好苏葵一直用这样的写作方式创作,但对于文章的积极意义还是比较认可的,在寓教于乐方面他们确实比不过她。 ??那篇文章若是有理有据就罢了,毕竟他曾经也批评过苏葵的文章,但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