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花五百亿[穿书]_再花五百亿[穿书]_85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再花五百亿[穿书]_85 (第1/2页)

面对原主倒霉体质,纪霜眠无奈接受。
  可慢慢的,纪霜眠发现讨厌的流量明星,过气影帝都对她纷纷示好,更奇怪的是,讨厌她的霸道总裁“哥哥”不喜欢女主,喜欢她了……
  第52章南方大项目
  白有贤与刘宏私下见了一面,庄算早说过充分信任他,但白有贤怕公司里有人不放心,特意进行了全程录音。
  回来之后,他就将录音交给了庄宁一份,对庄算进行了简明的汇报。
  刘家和吴家在南方的那个大项目,缘起还是一个城市的转型,关键点是将当地的化工、纺织类有污染的大企业搬迁出主城区,开发新区,拓展城市的居住空间品质,腾笼换鸟。
  不过当地并非沿海,又不是省会,从省里能来的支持非常少。又不是铁路运输的交通枢纽,飞机场是有一个,客运而已。原本这些工业企业都是重度依赖长江的船运,输送原料运出成品,厂区围绕大码头建设,可以说是先有了厂子,才发展出了大城市的模样。
  当地政府自身能投入的资金很有限,另辟新区建设新码头、新的工业园,搬迁人口过去都需要钱,招商引资同时维护本地老牌企业的利益都不能马虎。另外化工、纺织类的大企业搬家也不是普通百姓那种,一车就能搞定的。新的厂区修建、设备的升级采购调试、环保指标的满足、职工的安置和各种配套如医院学校大商场,都不可能凭空变出来。
  吴家是搞投资的,对于房地产项目并不陌生,但彼时房地产才刚开始发展,盈利模式很单一。大家只知道买地盖住宅能赚点钱,盖工厂或工业园区往外租,赚钱的效率却比不过投资别的行业。有闲钱的时候买地囤着,遇到大型的融资机会,肯定是放贷款给别人,收高额的利息来钱更快。
  说的好听一点,吴家在金融领域里最熟悉的玩法是“过桥”垫资和民间借贷,用钱生钱,投资领域以前是在吴家熟悉的化工和纺织类为主。南方的那个项目机会,也是与一家大型化纺企业有关系才能介入。大企业有大企业的难处,指望着吴家可以多投些钱,建设新的厂区或者是解决大部分采购设备的成本。
  吴家自己吃不下那么大的资金规模,现金流因为别的项目亏空有点续不上。但是企业关系过硬项目机会难得,打肿脸充胖子牛皮都吹出去了,刚好刘宏凑上来,干脆一起拉下水。
  庄算问道:“刘宏找你来,肯定不是要钱吧?他是不是发现了苗头不对?”
  白有贤点点头:“没错,这事吴家有夸大事实隐瞒实情的偷手,还牵扯到政府与大企业的博弈。并没有刘宏想的那么快能回款。企业不是印钞机,就算是在新区修建新工厂一切顺利,到投产进去可以卖出商品获得收益,至少需要一两年。更何况当地拆迁、建设等等环节,也都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。指望新区的住宅地低买高卖赚差价,也要有足够多的接盘侠能买的起那些地才行。”
  白有贤将最近一段时间收集到的资料结合刘宏描绘的情况,基本分析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  刘家老爷子应该是通过政府更上层的关系早就了解过情况,这事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清晰,政府和企业都差钱,两边博弈。
  大企业要更多的地更好的搬迁条件,就必须先投入更多的钱,显著底气十足。而政府那边不可能将好处都让几家大企业占了,要利用这个搬迁带动城市活力,少花纳税人的钱,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也一起去新区发展。却又不能寒了领头大企业的心,要哄着大家,画出一片广阔的蓝图,吊起一根胡萝卜,让大企业尽可能多的投钱进去。
  大企业本身或许早有人看出了端倪,才不舍得自己投那么多钱进去,而是编出了一套粉饰太平的理由,用企业信用为背书拉拢了各种资金进来。
  在这件事情上被裹挟的不只是吴家和刘家,还有南方一些投机商。他们都被大企业忽悠着去了所谓的城市新区,围绕着新码头跑马圈地。这些地可是真金白银的交钱买,不出全款也要押保证金。谁圈的地大,那些大企业就去谁的园区。
  吴家这边要拔得头筹,不能输了阵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